企业信息

    西安冠享定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6
  • 公司认证: 营业执照已认证
  • 企业性质:
    成立时间:
  • 公司地址: 陕西省 西安市 雁塔区 电子城街道 吉祥路世纪商务大厦
  • 姓名: 周鹏
  • 认证: 手机已认证 身份证已认证 微信已绑定

    供应分类

    陕西省职称评审报名办法管理手册公布

  • 所属行业: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建筑工程培训
  • 发布日期:2023-05-30
  • 阅读量:150
  • 价格:1000.00 元/个 起
  • 产品规格:初级、中级、高级
  • 产品数量:100000.00 个
  • 包装说明:
  • 发货地址:陕西西安雁塔区电子城街道  
  • 关键词:陕西职称评审

    陕西省职称评审报名办法管理手册公布详细内容

    陕西省职称评审报名手册(历史完整版)
    冠享文化--专业代理职称申报五年!职称评审政策讲解,职称评定答辩技巧,职称申报资料辅导。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周老师,我们承诺有问必答,免费咨询!
    本文由西安冠享定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整理,全文约1.6万字,大约需要20分钟读完。
    前言
    为方便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规范基层单位审核材料,根据陕西省职称工作部署要求,我们专门制定了2020 年度《陕西省职称评审报名手册》,供参评人员和相关单位使用。本《手册》着重围绕职称申报系统、申报流程、系统填写、佐证材料上传、纸质材料报送、有关代码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和说明,请相关人员认真阅读,并与《关于做好2020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一并执行。
    一、职称申报方式及要求
    1、为提高申报时效、落实减证便民,今年起,由我省负责评审的系列,采取申报人员负责填写申报信息系统并上传佐证材料电子照片,单位和主管部门负责审验把关,申报材料只报送《陕西省技术职称评审表》、《简表》、《“个人业绩”监督卡》、《职称评审诚信申报承诺书》等部分纸质材料的办法;省评系列仍按省相关评审办事机构通知要求办理。
    2、试行职称评审费网上报名缴费方式,审核通过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网上缴费,逾期不缴的视为放弃。
    3、技术人员须按要求填写信息、上传材料,确保填报信息真实、准确、合法、有效,上传材料清晰、完整、规范,与纸质佐证材料完全相符,否则责任自负。
    4、陕西省评委会办事机构和已授权组建的中级评委会办事机构均须通过省系统分系列设立评委会账号;“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账号仅用于各呈报部门报送省评高工路径使用。
    二、陕西省评审职称系列
    1、省高评委评审的系列包括:机械、材料、冶金、电气、电子、信息通信、仪器仪表、能源动力、控制工程、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广播电视、建设、土木、水利、测绘、化工、地质、纺织、轻工、交通运输、林业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物、食品、质量、计量、标准等。。
    2、陕西省初中级评审的系列(专业)包括:机械、材料、冶金、电气、电子、信息通信、仪器仪表、能源动力、控制工程、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广播电视、建设、土木、水利、测绘、化工、地质、纺织、轻工、交通运输、林业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物、食品、质量、计量、标准等。。
    三、申报工作流程及要求
    职称申报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评委会审核投票”的流程逐级申报。
    (一)个人申请
    技术人员可根据个人*、资历等情况提出申请,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并填写申报3.2系统,上传佐证材料的扫描件。填报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合法、有效,上传的所有材料必须清晰、完整、规范,并按要求详尽命名。凡个人未按要求填写、上传佐证材料,影响正常
    评审的,责任自负。
    (二)单位审查
    技术人员所在单位须按“六公开”要求组织(①公开专业技术岗位数;②公开任职条件;③公开办法;④公开申报人述职;⑤公开申报人评审材料;⑥公开人员名单),并安排专人负责对照申报人员的人事档案等原始材料,对申报材料和相关信息逐一审查,尤其是工作经历、技术岗位、*、成果等情况及相关证明,确保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对申报人员提交纸质原始材料与申报系统上传材料进行核实,确保上传的材料真实、准确、清晰、完整,与纸质材料完全一致。人员名单及申报材料公示后,单位全体技术人员《监督卡》上签字确认,公示情况填写《陕西省职称申报单位公示情况报告表》。经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意见,加盖公章,将评审材料与申报数据报主管部门审核。
    (三)主管部门审查
    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全面审核申报人员身份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是否真实齐全,申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网上填报信息是否规范、完整、清晰,与原件是否一致,确保符合申报条件和职称政策。符合要求的,填写意见,加盖公章,将评审材料与申报数据汇总报呈报部门审核。
    (四)呈报部门审核(县市区人社局主管部门)
    呈报部门要认真审查所有系统数据及上传的扫描件,确保网上填报的材料规范、完整、清晰,并确保符合申报条件和职称政策。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的申报材料,一律退回。对于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的,将评审材料与申报数据汇总报评委会办事机构。
    (五)评委会办事机构组织评审
    1、评委会办事机构收到呈报部门报送的评审材料和申报数据后,审核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和职称政策。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的,一律退回;对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的,提交评委会。
    2、提交评委会组织*评审。
    3、评审结果公示。公示地址为“陕西人力资源和社会**局网站-人才服务-基本服务—职称评审—评审信息”栏目。
    各呈报部门应及时将评审结果逐级反馈到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按有关规定核准并行文公布。
    四、申报人信息系统填报要求
    今年全面启用《陕西省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申报中、高工的均使用该系统,系统分为个人账号、单位账号。《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中的每一项都必须规范、准确填写(不得使用简称),对应的每一项材料及相关证明都必须全部上传扫描件,单个文件大小不**过5MB,可上传多个不**过5MB的文件(文件上传只支持.jpg*.png*.gif*.pdf文件格式)。没有对应项的材料可在“上传其他附件”里上传,上传的资料必须按照“时间+内容”的格式命名,如:“2020年工程中级资格证书”、“2002 年本科”,如果命名不准确或没有上传佐证材料的视为无此项目。
    (一)通用系列填报要求
    1、基本信息
    主要内容包括:(1)姓名等。
    (2)照片。上传近期个人电子照片(必须上传)。
    2、申报信息
    主要内容包括:“年度”、“单位排序”、“申报级别”、“申报系列”、“申报职称”、“现从事专业”、“申报方式”、“申报单位”、“是否是工作单位”、“是否委托评审”、“参加工作时间”、“专业工作年限”。
    (1)“年度”填写“2020”。
    (2)“单位排序”。填写申报人经单位后的排列位次,格式“*/*”。例如:某单位张三在5 人中排*3 名,应填写“3/5”;单位仅1 人的,应填写“1/1”。
    (3)“申报级别”、“申报系列”、“申报职称”、“现从事专业”须按照系统下拉框中所列的项目选择,例如:申报档案系列中级职称,“申报级别”选择:中级,“申报系列”
    选择:专业,“申报职称”选择:馆员,“现从事专业”选择:管理。特别注意:由陕西省评审的工程中级和副高职称,必须选择:“工程技术”系列,“现从事专业”下拉框必须选择“其他”后,并须严格按本手册中的工程系列“从事专4业名称”中的内容统一规范填写,不得多字或少字。如:申报建设工程中的“给水排水工程”,只能填写“给水排水工程”六个字。
    (4)“申报方式”分为:正常晋升、破格、改系列、复合型人才评审、高层次人才直评、非企事业单位交流到企事业单位人员、全日制院校毕业生职称认定等方式。
    其中“申报方式”为“破格”,则还须选填“破格情况”:*破格、资历破格、*资历双破格、改系列破格。
    (5)“申报单位”须选择与本人建立正式人事劳动关系的单位名称。
    注:“申报单位”须通过“下拉框”中查找所在单位名称(系统提供模糊查询功能)。
    如果无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请及时与所在单位联系,确定是否已经注册并提交成功。
    (6)“是否是工作单位”。如果“申报单位”是本人的实际工作单位,就在“是否是工作单位”下拉框中选“是”。否则下拉框中选“否”,然后在“工作单位”栏目填写实际受聘工作单位+(人事代理或劳务派遣)。例:张三为东大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西安XX建筑公司工作。填报系统时,“申报单位”选择:东大劳务派遣公司,在“是否是工作单位”选“否”。
    (7)“是否委托评审”。如果属于委托评审,还须上传经主管部门盖章的委托陕西省评审的委托函。
    (8)“参加工作时间”和“专业工作年限”。
    ①“参加工作时间”按早期参加工作时间填写;
    ②“工作年限”指本人实际从事技术工作的年限,按周年计算,中间中断的,扣除间断时间累计计算。
    3、*信息
    主要内容包括:“全日制*”、“评审依据*”。
    (1)全日制*:“全日制-毕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全日制-*”、“全日制-学位”、“全日制-毕业时间”和“全日制*-学信网验证码”均按毕业信息如实填写;
    (2)评审依据*:“评审依据-毕业院校”、“评审依据-专业”、“评审依据-*”、“评审依据-学位”、“评审依据-毕业时间”和“评审依据*-学信网验证码”均按评审依据*的毕业信息如实填写。
    《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表》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LI学位认证书》可以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LI学位认证系统进行查询。
    5“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LI学位认证系统”网/
    其中:取得“中间*”的,可填写到“工作经历”栏中,填写格式:“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栏分别填写“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单位-部门-岗位”栏填写“毕业学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栏填写“所学专业”,“所任职务”栏填写“*/学位”,例如:2011年9 月至2014 年7 月陕西省大学机械专业本科/学士。佐证材料按上述要求上传至“上传其他附件”中,文件命名为“*:毕业时间+毕业学校+*”,例如:*: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
    4、现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内容包括:“职称级别”、“职称系列”、“现专业技术职称”、“获取资格时间”、“聘任时间”、“聘任年限”。
    (1)“获取资格时间”按资格证书中“公布时间”填写(20XX 年以前取得资格的可填写“评审时间”)。无现专业技术职称,可在“现专业技术职称”下拉选项中选择“其他”,填“无”。
    (2)“聘任时间”填写**次受聘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聘任时间,而非获取资格时间,未实行聘任的企业人员填写获得资格时间。
    (3)“聘任年限”填写聘任累计年限。如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是通过改系列评审取得,还应再“新增”改系列前的专业技术资格信息和聘任情况。
    上传材料:①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2004 年以前取得资格的须上传加盖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的《评审表》)。其中,由外地调入且已办理调入认定手续的人员,还须上传《外地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核确认登记表》。②聘书或聘任文件(与所填聘任年限相符且聘书必须连续),其中,事业单位人员聘期内岗位发生变化的还须上传《陕西省改系列聘任技术职务登记表》。未实行聘任的企业单位申报人员不需要提供聘书,省另有要求的除外。
    注:根据省《关于建立部分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陕人社办发)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关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符合相应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视同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依据申报高一级职称、参加岗位竞聘等。申报时须上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及《陕西省考取职(执)业资格人员聘任技术职务登记表》,企业申报人员只提交职(执)业资格证书即可。
    (1)以评审取得职称资格作为评审依据的,按现资格名称如实填写,并在相应栏目上传职称资格证书;
    (2)以考试取的职业资格作为评审依据的,按照对应关系填写相应资格名称,并在相应
    栏目上传职业资格证书,如:考取一级建造师可对应工程师,系统中填写“工程师”即可;
    (3)以评审取得职称资格作为评审依据且已考取职业资格的,其考取职业资格的可在“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栏目中显着位置予以表述(单独一行),填写格式:“考取职业资格:xxxx 年职业资格证书全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上传到系统“上传其他附件”中。
    5、现任(含兼任)行政职务
    主要内容包括:“现任(含兼任)行政职务”、“任职时间”。上传材料:行政职务任命文件等相关佐证材料。
    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因工作需要确需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并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同意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上传《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位审批表》原件(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师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在“申请理由”栏中,明确填写“每学期担任列入《教学大纲》的何种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或生产实习课)工作量为多少,是否达到本学校(单位)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6、任现职以来考核情况信息(限填12 个年度)
    主要内容包括:“年份”、“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考核等次”和“考核单位”。上传材料:《年度考核表》原件或加盖干部管理部门公章的《年度考核表》复印件或由管理部门出具的考核结果证明等其它相关佐证材料。
    注:任职年限较长的,可单独填写考核为‘出色’的年度。其中,近五年年度考核结果(2016年-2020 年)《年度考核表》须连续填写。另,企业单位不需要提供年度考核表,“考核等次”栏目填“无”。
    7、外语/计算机水平
    主要内容包括:“懂何种外语,达到何种程度”、“计算机水平”。无相关证书的填“无”。
    上传材料:上传相应证书。
    8、近五年学习培训及继续教育经历主要内容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专业或主要内容”、“学时/学分”。
    按年度如实填写审验后的学时情况,并上传按规定审验的《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登记表》或相关学时(学分)证明材料。
    注:除省有关高评委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申报人员(教育、卫生、会计单位人员另有规定),须提交2020-2016 年继续教育公需科和专业课目学习合格证明材料。
    上传材料:年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登记表》或相关学时(学分)证明材料。
    9、工作经历
    主要内容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单位-部门-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任职务”、“经历简介”。
    (1)“单位-部门-岗位”须具体到科室,格式:xx单位/xx 科室/xx 专业技术职称。例如:
    陕西省城市排水管理处/设备科/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岗位发生调整的应分时间段填写清楚。
    (2)“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应按本时间段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如实填写。
    (3)“所任职务”指“行政职务”,无行政职务的填无。
    注:工作经历如实填写,应连续填写,不得间断。其中,有援外、援藏、援疆、援鄂、支援四川灾区等经历的须提交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的佐证材料,并上传至“上传其他附件”中。(取得中间*应在此栏目填写,具体要求见“3、*信息”项)
    10、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及受奖情况(限填3 项)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位次”、“时间”、“批准机关”。
    本栏填写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果和奖项,并按时间排列顺序;同一成果的不同奖项只填写高奖项;同一获奖项目、获奖论文及获奖着作只算一条。
    (1)“项目”是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奖励等项目,填写时应注明题材或项目
    类型,如:“xx 成果:项目名称+等次”,例:科技成果:脚手架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三等奖。
    注:项目类型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奖、科研鉴定、发明专LI、实用新型专LI、外观设计专LI、科研课题、荣誉称号、表彰奖励等。另外,申报新闻系列的要注明消息、新闻、编辑、评论、通讯、专题、专版、专栏、广播、摄影、电视剧、音乐电视等类别。
    (2)“位次”要与获奖成果所排顺序相同。
    成果、受奖等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1/1”;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采用申报人位次/合作人数的填法,如:申报人是*2 位完成人,共3 人合作完成,应填写“2/3”。
    (3)“时间”填写获奖证书的落款时间。
    (4)“批准机关”填写证书落款单位或部门的法定全称,不得删略和简化。
    上传材料:成果、受奖的原件及相关佐证材料,如:①已立项的科研项目,还须上传立项文件和已通过鉴定的鉴定表原件,且项目鉴定表课题承担人一页应有鉴定部门的公章。科研成果获奖的还须上传获奖证书及获奖公报(或光荣册)原件;②发明专LI、实用新型专LI、
    外观设计专LI,还须上传知识产权局网站/)的检索查询打印件,
    打印页面由所在单位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③如果相应的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须上传相应的佐证材料。④任现职以来获得的行政奖励、荣誉称号及学术团体等情况需上传证书、文件、佐证材料等原件。
    注:评审“工程技术”系列建设工程专业的,申报人参与(主要指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的工程项目获优质工程或优质结构工程(限报两项),须上传获奖工程的施工中标通知书及建设部门当年度获奖工程公布文件。
    11、任现职以来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着作、作品等(限填3 项)
    主要内容包括:“题目”、“时间”、“报刊或出版社”、“位次”、验证网址。
    本栏目填写任现职以来发表、出版的代表本人高学术、业务水平的论文、着作、作品以及主编或参编的着作、教材等,并按时间排列顺序;填写的论文、作品必须是在具有全国统一刊号(CN、ISSN)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着须具有统一书号(ISBN)的正式出版物,其中内部报刊须有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内部资料准印刊号。刊载在其他出版物(论文期刊增刊、以书代刊的论文集,以及其他非正式出版物)上的论文、作品或非统一书号的论着,不作为评审依据,不能作为评审材料上报。
    (1)“题目”主要包括,论文、着作、作品等,填写格式:“论文:论文全称”;或“着作:着作全称”;或“作品:作品全称”等。
    (2)“时间”填写报刊或着作的出版时间。
    (3)“报刊或出版社”填写载有该作品的刊物或出版专着的出版社的法定全称,刊物加书名号;若为发表于刊物上的论文,要填写论文所在刊物的期数,如:刊物+xx 年*xx 期。
    (4)“位次”按“*10 条(2)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及受奖情况”的规则填写。上传材料:期刊、着作等出版物的封面、目录、正文内容和合法性检索打印页面及检索证明。其中,“着作(专着)、教材等”页数较多的,须上传封面、编委会页、目录页、封底页,有参编章节在“目录页”予以注明或上传参编章节页面,申报材料时须提交原件。各单位对着作、论文的真实性及发表情况进行验证、查询,打印页面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注:① 凡提交的论文须上传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
    /sapprft/channels/6901.shtml)检索打印页面,已被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等主要网络数据平台收录的论文,还须上传在线检索打印的结果页面。检索页面应包含:网站、刊物名称、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及排名、期刊刊号等信息。(样式详见附表六)
    近期发表论文无法即时在期刊网上检索到的,可由申报人个人提供一份检索情况说明(注明论文标题、所发表期刊和刊号、发表时间,说明未能在期刊网检索到的原因),由所在单位加具意见和公章并上传。凡未上传检索结果页面或未按要求出具情况说明的,视为未被收录。
    ②经SCI收录的文章需上传具备查新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索证明,非中文版的还需同时上传论文的中文译本。
    ③申报卫生系列的中文期刊应具有CN/R 刊号;
    12、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限1200 字)
    主要包括完成的业务工作任务、工作量、取得的效果等情况。填写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取得的成绩要具体明确。
    13、参加何种学术团体并任何种职务,有何社会(限50字)如实填写相关情况并上传相应佐证材料。
    14、上传其他附件
    凡系统中无对应栏目、其他需提交的材料,可在本栏目中规范命名上传相应佐证材料。
    (二)个别系列填报要求
    中小学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卫生(含基层卫生)等系列在系统中增加了栏目,除9了按照*(一)条“通用系列填报要求”填写。
    五、纸质材料报送要求
    (一)纸质材料数量及要求
    1、《陕西省技术职称评审表》9 份。
    通过《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自行打印生成(A3 纸型,正反打印,原件3份签字并加盖公章,其他为复印件)。可通过系统中的“评审表预览”按钮预览,确认上报后方可打印。
    2、个人总结1 份。
    总结的内容应包含六个部分:**部分——申报人员近五年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自述;
    *二部分——申报人专业工作简历:包括本人何年何月在何地从事何专业技术工作,于何年何评委会评审通过、经何级职称管理部门批准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于何年受聘于何单位何专业技术职务等;*三部分——申报人员的学习经历与继续教育情况:包括何年何校何专业毕业(学制、学位、*),进修情况(科目、内容、水平和组织部门),发表的论文(刊物名称、期号、论文题目);*四部分——能力与业绩:重点撰写任现职期间从事的专
    业技术工作内容、技术难度、本人所起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和自己水平能力提高的过程;*五部分——获奖情况:属于集体奖的要写明自己所起的作用;*六部分——申报理由:申报者要对照所符合的条件说明。
    注:个人总结须本人签字,单位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3、《监督卡》和《职称评审诚信申报承诺书》1 份(正反打印)。
    4、《陕西省技术人员岗位情况报告表》1 份。
    5、《陕西省职称单位公示情况报告表》1 份。
    6、破格申报的,须提交破格报告1 份,并申明破格申报理由,本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7、改系列评审的,个人还需要填报《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原件一式4
    份),同时提交改系列报告1 份,申明改系列理由,本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注:其中,《个人总结》、《监督卡》、《职称评审诚信申报承诺书》、《陕西省技术人员岗位情况报告表》、《陕西省职称申报单位公示情况报告表》、《破格报告》、《改系列报告》均须按要求上传至系统“上传其他附件”栏目中。
    8、提交论着、专着等须提交原件,并按“‘**项通用系列填报要求’中的‘任现职以来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着作、作品等’”要求上传材料。
    冠享文化--专业代理职称申报五年!职称评审政策讲解,职称评定答辩技巧,职称申报资料辅导。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周老师,我们承诺有问必答,免费咨询!
    

    http://peng17391931.b2b168.com
    欢迎来到西安冠享定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吉祥路世纪商务大厦,联系人是周鹏。 主要经营陕西工程师职称,西安工程师职称,工程师职称评审,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流程,工程师职称报名时间,工程师职称怎么办理,陕西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西安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宝鸡工程师职称,榆林工程师职称,延安工程师职称,咸阳工程师职称,西安冠享定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司专营陕西工程师职称评审,西安工程师职称评审,陕西职称评审时间,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研发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掌握了多种工程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全套技术。